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4-07-12 09:50
“團扇,團扇,美人并來遮面?!毖籽紫娜?,執一把團扇,或能感受古詩詞中的襲襲涼風。
7月10日,在牡丹區一處畫室內,牡丹團扇技藝人郭曉紅坐在桌子旁,左手輕壓團扇,右手執筆,兩支筆飛快地在手指間穿梭輪轉,深淺運色于筆中,時而蘸色,時而觸水,頃刻工夫,一把把繪制有精美牡丹圖案的團扇新鮮“出爐”。
“菏澤這兩年漢服火熱,一襲漢服、一把團扇的搭配讓人賞心悅目,在團扇上繪制牡丹圖案,更能凸顯菏澤的特色,也能讓牡丹‘常開’?!闭f起創作牡丹團扇的初衷,郭曉紅如是說。
團扇搖搖,盛夏風來。扇子雖在我國由來已久,但據記載,起初只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、擋風、避沙之用。西漢以后,才開始用來取涼?!般y燭秋光冷畫屏,輕羅小扇撲流螢?!碧拼拍恋摹肚锵Α分兴岬降摹拜p羅小扇”指的就是團扇。而絹本工筆畫《唐人宮樂圖》中的女眷手里所持的團扇與今日的團扇更是別無二樣。
“團扇通常以絹為面,不同于在紙面上作畫,我在絹面上畫牡丹采用的是沒骨技法?!惫鶗约t告訴記者,沒骨牡丹技法,即所謂畫牡丹的花葉、枝干,看不到勾勒的線條,是在工筆勾勒的基礎上衍化出來的,注重用色彩渲染,追求栩栩如生的效果。
今年34歲的郭曉紅從小酷愛繪畫,2012年,她在天津美術學院進修畢業后,主攻工筆花鳥畫。
“工筆畫也叫‘細筆畫’,講究的是巧妙而精細?!痹诠鶗约t的創作中,追求自然與真實。特別是畫作上牡丹葉間晶瑩剔透的露珠,即便是拿近了看,這種虛實感的交錯也往往讓人難辨真假,心生感嘆。
在活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,巧妙融合西畫技法,郭曉紅的花鳥工筆畫在古樸的方寸扇面上繪出了新的生活氣息?!澳档F扇的繪制其實是工藝與繪畫的結合,詮釋著菏澤牡丹文化和傳統手工技藝的魅力?!惫鶗约t說,希望今后更多人能了解到牡丹團扇背后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,在手繪團扇的過程中感受菏澤牡丹和傳統文化之美。
文/圖 記者 李若生